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7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徐州市泉山东麓寒武系石灰岩中,分布有浅成中性侵入岩。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初步研究表明,其岩性为闪长玢岩,其SiO2含量61.68%,Na2O含量3.80%,K2O含量3.07%,Ba、Sr、W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正异常,其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与班井闪长玢岩和班井花岗闪长玢岩的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02.
河西堡花岗岩体为阿拉善地块西南缘早古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的产物。其中产出一些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甚至玄武岩的暗色包体,这些包体的岩相学特征暗示它们是曾经与寄主花岗岩处于同一熔融状态的基性岩浆组分的结晶产物。矿物温压计估算的结果表明,包体与寄主岩的再平衡结晶温压条件十分接近。寄主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及锶同位素组成也表现出基性组分与酸性组分混合的特点。采用C混=KC基+(1—K)C酸混合定量模式估算出基性组分占20%~40%。由此表明,阿拉善地块西南缘早古生代早期花岗岩的形成,与同一时期或更早时期的基性、中基性岩浆活动可能有着直接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03.
西藏日土地区弗野玢岩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西藏1∶25万羌多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论述了日土县弗野铁矿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找矿意义等进行了初步讨论。弗野岩体是一个以闪长玢岩为主的杂岩体,主要岩性为辉石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成矿围岩主要为大理岩。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岩浆岩。铁矿成因属玢岩型。该铁矿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的外接触带及大理岩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该铁矿的发现为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两侧寻找富铁矿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4.
仁化安山玢岩分布在华南湘桂地洼系南东侧,位于广东韶关丹霞火山盆地中。来自仁化妙禅寺和石背两地的安山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105.0±0.7 Ma和104.3±0.8 Ma,表明其形成于中生代构造活化期最强烈的早白垩世晚期。妙禅寺和石背安山玢岩均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和角闪石或辉石,基质组成与斑晶类似。相关图解显示安山玢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其Mg#为49~61,K2O含量为3.07%~3.81%。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些安山玢岩明显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无Zr、Hf异常。Zr/Y(6.56~9.10)、Th/U(3.72~4.31)、Nb/La(0.31)和(Th/Nb)N(10)等微量元素比值表明其源区为地壳物质加入板内玄武质岩浆的结果。结合前人已有的区域研究成果,作者认为仁化安山玢岩母岩浆应是在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由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在上升或侵位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经历一定程度结晶分异作用后最终形成安山质岩浆。其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和后缘拉张有关。  相似文献   
105.
首次对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两个湖闪长片麻岩体进行系统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以便确定其形成时代及成因。研究表明,两个湖闪长片麻岩体由一套闪长岩、辉长闪长岩组成,锆石呈长柱状自型-半自型晶,普遍发育有很窄的振荡生长环带,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三件闪长片麻岩中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20.48±0.49)Ma、(217.9±0.51)Ma和(219.98±0.49)Ma,平均值为(219.45±0.50 )Ma,表明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岩石的SiO2、MgO和Al2O3含量分别介于55.17-58.61%、1.71-2.74%和20.18-21.43%之间,且以高Mg#值(0.38~0.53)和富Na(Na2O/K2O= 1.17~7.38)为特征;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铕无异常或弱负异常,(87Sr/86Sr)t值和εNd(t)值分别变化于0.70868~0.71024和-3.4 ~ -2.8之间,结合铅同位素特征,认为该岩体的岩浆源区应为遭受了强烈的陆壳物质改造的岩石圈地幔。  相似文献   
106.
梅山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北段,矿体赋存于辉长闪长玢岩和下白垩统大王山组辉石安山岩的接触带。研究表明,梅山铁矿的石榴石以钙铁榴石为主,为钙铁-钙铝榴石系列,与传统意义矽卡岩矿床的石榴石组成相似;磁铁矿和赤铁矿具有斑岩铜矿和Kiruna型矿床的双重特征;赤铁矿和菱铁矿显示热液交代成因特征,但赤铁矿至少有2个成矿世代。成矿母岩辉长闪长玢岩、磁铁矿及磷灰石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暗示三者具有同源性。辉长闪长玢岩无Eu异常,代表了高氧逸度下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磁铁矿和磷灰石均具有中度负Eu异常,可能是在辉长闪长玢岩发生钠长石化的过程中,Eu以Eu2+形式在钠长石内富集,造成流体Eu亏损,后来生成的磷灰石和磁铁矿继承了流体的Eu含量特征,辉长闪长玢岩的钠长石化导致富Fe2+硅酸盐矿物淋滤铁元素进入流体,为矿床提供了铁物质。  相似文献   
107.
内蒙古北山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原生矿化与闪长玢岩脉时空-成因关系密切,部分闪长玢岩形成工业矿体,但其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精确的成岩时代仍不清楚.笔者在详细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选取3个闪长玢岩体进行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研究.闪长玢岩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少量黑云母,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和角闪石,w(SiO2)介于62.87%~65.33%,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高钾钙碱性或超钾质系列.矿化闪长玢岩、蚀变未矿化闪长玢岩、弱蚀变闪长玢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243.0±1.0)Ma、(237.8±1.2)Ma和(233.8±0.9)Ma,表明闪长玢岩的岩浆活动持续了至少9 Ma,并可能发育多幕侵位,成矿时代约为243 Ma.其锆石Hf同位素组成均一,εHf(t)值基本一致,介于0.05~5.67,暗示矿化与未矿化的闪长玢岩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介于905~1258 Ma,表明岩浆可能起源于中新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三叠纪受造山后地壳伸展减薄影响,基性岩浆底侵带来的热导致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岩浆经历分离结晶作用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顺区域断裂上升侵位至构造薄弱地段形成闪长玢岩并沉淀矿质.而不同期次的闪长玢岩可能是岩浆持续脉动侵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陈云杰  王刚  赵如意  杨昆  荣骁  李涛 《铀矿地质》2021,(1):38-50,111
为了探讨龙首山成矿带东段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灰绿色闪长玢岩的成因、侵位时代及与铀成矿的关系,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成矿背景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具有富铝、富碱、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和高场强元素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属于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其岩浆可能源于下地壳基性岩的部分熔融;闪长玢岩的U-Pb年龄为(422.3±3.6)Ma,结合其穿切的蚀变带的原岩花岗闪长岩的年龄,推测了研究区内的碱交代岩的形成时间为433~423 Ma。同时沿断裂分布的闪长玢岩脉为后期铀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地球化学障和成矿空间,在区内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在龙首山东段地区寻找碱交代型铀矿化时,其可作为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9.
对松辽盆地北部黑富地3井所钻遇的侵入岩进行同位素U-Pb年代学分析,以探讨其形成期次和构造演化特征,并对所侵入的地层进行时代约束.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245.5±1.9 Ma,表明侵入岩的结晶年龄为早中三叠世,指示松辽盆地北部发育早中三叠世岩浆热事件.同时存在两组捕获的锆石年龄,一组介于269~295 Ma,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289.0±6 Ma;另一组为313~353 Ma,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338.0±3 Ma.捕获的锆石年龄指示松辽盆地北部基底或深部至少还经历了石炭纪和早-中二叠世等火山活动及岩浆侵位等事件.导致岩浆热事件的构造机制应与古亚洲洋的碰撞拼合及碰撞后的伸展体制有关.脉岩的结晶侵位年龄限制了地层的沉积时代上限,即碎屑岩地层是在245.5±1.9 Ma之前固结成岩.综合其他地质依据,证明碎屑岩层系为晚二叠世林西组.  相似文献   
110.
小包庄铁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火山岩盆地中,是近年发现的又一大型玢岩型铁矿床。本文基于详细的岩相学、矿相学观察,对小包庄铁矿的围岩及典型矿物的主微量元素、硫同位素、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小包庄铁矿磁铁矿矿石中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硬石膏的δ34S值异常高,黄铁矿集中在6‰~15‰之间,硬石膏集中在16‰~24‰之间,并且随着成矿期次由早到晚、深度由深到浅,黄铁矿、硬石膏的δ34S值逐渐降低,同时测得小包庄铁矿下部三叠系东马鞍山组膏盐层的δ34S值为30.1‰,反映了小包庄铁矿有膏盐层硫的加入。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小包庄铁矿透辉石-磁铁矿-硬石膏化蚀变阶段、绿帘石化蚀变阶段、碳酸盐-硬石膏-黄铁矿化蚀变阶段和硬石膏-石英-黄铁矿化蚀变阶段的成矿流体温度分布区间分别为326~496℃、259~317℃、178~280℃和107~189℃,盐度分布区间为14%~21%NaCleqv、11%~20%NaCleqv、6%~16%NaCleqv、2%~13%NaCleqv,成矿流体经历了从高温高盐度向低温低盐度演化的过程。从成矿岩体、矿体矿石特征、蚀变分带以及成矿温度等方面与罗河铁矿进行对比表明,小包庄铁矿与罗河铁矿为同一类型的两个独立矿床,其在空间上上下叠覆的模式可能是由闪长质岩浆在不同深度侵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